(文/陈欢 图/刘婷)为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与实效性,10月29日,校党委书记孙爱芳、校长闫兵走进文华楼思政课教学一线,随机听取了商淑琦、闫方两位教师讲授的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》与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课程,并与授课教师及学生代表深入交流。


课堂上,闫方老师以AI工具引入“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尺度”专题,将“实践中要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”“树立科学的真理观,用实事求是态度指导自己的行动”等理念讲出了鲜活性;商淑琦老师以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案例,引导学生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,树立创新意识,为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力量。两位教师将静态的课文内容转化为实践性的情境意义,注重启发引导,课堂气氛活跃。
校领导全程专注聆听,认真记录教学要点,仔细观察课堂互动与学生反应。校领导对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、娴熟的教学技巧以及同学们积极思考、踊跃发言的良好状态表示赞许。
课后,孙爱芳、闫兵与师生们进行了亲切交流。孙爱芳指出,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。讲好思政课,核心在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,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。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,注重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教学,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,创新教学方法,善于运用鲜活案例和生动语言,把道理讲深、讲透、讲活,真正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、终身受益的“金课”。
闫兵在与学生交流时,关切地询问了同学们对思政课学习的感受、收获以及意见建议。他鼓励同学们要深刻认识学好思政课对于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,要主动投入课堂,勤于思考,勇于实践,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成长为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。
校领导深入思政课堂听评思政课,是学校落实教育部“校领导深度参与思政课建设”要求的常态化举措,这不仅是对思政课教学质量的“把脉问诊”,更是学校扛牢思政育人主体责任、把准立德树人根本方向的直接体现。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将通过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、磨课,定期组织教师研讨教学方法,确保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、新时代伟大变革最新成就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,让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,滋润学生心灵,引领学生成长。